石英晶體微天平(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,簡稱QCM)是一種基于壓電效應的高靈敏度質量檢測技術,核心通過測量石英晶體振動頻率的變化,精準量化其表面微小質量的吸附、脫附或沉積,檢測精度可達納克級甚至皮克級,相當于能感知 “單分子層厚度" 的質量變化,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、生物醫學、環境監測、真空鍍膜等領域。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:從 “壓電效應" 到 “質量 - 頻率關聯"
QCM 的核心是AT 切型石英晶體,*常用切型,頻率穩定性高,其工作邏輯基于兩個關鍵物理現象:
1.壓電效應:石英是典型壓電材料
• 逆壓電效應:對晶體施加交變電場時,晶體會沿特定方向產生周期性機械振動;
• 正壓電效應:若晶體表面吸附質量,或受機械應力,振動頻率會變化,同時晶體表面產生交變電荷。
當外加電場頻率與晶體 “固有共振頻率" 一致時,晶體進入諧振狀態,振動幅度最大、能量損耗最小,此時頻率信號*穩定。
• Sauerbrey 方程(定量核心):1959 年由物理學家 Günter Sauerbrey 推導,明確了 “晶體共振頻率變化(Δf)" 與 “表面吸附質量變化(Δm)" 的線性關系,是 QCM 定量分析的基礎
二、QCM 的核心結構:4 大模塊協同實現 質量→信號 轉換
典型 QCM 系統由以下關鍵部分組成,共同完成 “質量變化→頻率變化→電信號→數據輸出" 的全過程:
結構模塊 | 核心功能 |
石英晶體芯片 | 傳感核心,表面通常鍍有金屬電極(如 Au、Ag,用于傳導電場 + 提供吸附基底);部分芯片帶凹槽、涂層或陣列,適配液體、真空等不同場景。 |
振蕩電路 | 為晶體提供交變電場,維持其諧振狀態;同時實時采集晶體的共振頻率信號,將頻率變化轉化為可檢測的電信號。 |
信號檢測與處理單元 | 將振蕩電路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,通過算法計算頻率變化量(Δf),再結合 Sauerbrey 方程反推質量變化(Δm),最終以數據或曲線形式輸出。 |
環境控制模塊(可選) | 根據應用場景配置:如恒溫 / 控溫模塊(溫度會影響晶體頻率,需補償)、流動池(液體環境檢測,如生物分子相互作用)、真空腔(真空鍍膜監測)、濕度控制單元(氣相吸附實驗)等。 |
三、典型應用場景:從科研到工業的多領域覆蓋
• 材料科學:監測薄膜沉積速率,如真空鍍膜中金屬、氧化物薄膜的生長過程、涂層附著力與厚度均勻性。
• 生物醫學: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,如抗原 - 抗體結合、蛋白質 - DNA 結合、細胞黏附與增殖、藥物篩選-檢測藥物與靶點的結合能力。
• 環境監測:實時檢測空氣中的顆粒物,如 PM2.5、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吸附量,或水中重金屬離子、污染物濃度。
• 能源領域:研究電池電極材料的充放電過程,如鋰離子嵌入 / 脫嵌導致的質量變化、燃料電池催化劑的穩定性。
• 食品工業:快速檢測食品中的微生物,如大腸桿菌、過敏原,如牛奶蛋白,或監測食品包裝的氣體透過率。
四、常見品牌及型號
美國 SRS(Stanford Research Systems)的QCM200 是一款性價比高、易用且文檔完善的臺式 QCM,適合教學與常規科研;若需要更高頻率穩定度或 “頻率 + 耗散(QCM-D)",建議優先評估 QCM200 的擴展方案或同級競品。國內可通過授權代理渠道采購,支持現貨與配套服務。
1.核心參數與適用場景
1. 基礎配置:內置頻率計與電阻計,RS-232,Win/Mac 軟件,可與恒電位儀聯動(Analog out)。
2. 靈敏度與下限:5 MHz AT-cut 晶體,納克級質量分辨率,適合單分子層量級吸附 / 沉積的實時監測。
3. 穩定性:可外接 10 MHz 高精度時基(如銣鐘)提升長期穩定度,適配長時間實驗。
4. 負載與溶液:可在高甘油等高損耗體系中維持振蕩,適合黏彈性膜 / 高黏液體場景。
5. 應用覆蓋:免疫傳感、蛋白質吸附、自組裝膜、薄膜生長、腐蝕 / 氧化、LB 膜等。
2.購買渠道:
美國 SRS(Stanford Research Systems)授權代理 / 經銷商:先鋒科技提供現貨、報價、安裝培訓與售后,縮短貨期與溝通成本。